Maggie老师有话说:
这是我认识欢妈的三年来,看到的最情真意切的一篇文章,因为那是她自己最亲爱的儿子。天底下每一个妈妈在写自己的孩子,都可以让你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爱。她在文章中对我的肯定和鼓励,让我看到在这个门槛很低,暂时无法规范管理的行业里,作为一个本地教师资质出身的顾问,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咨询原则,才能以父母之心积学富才。
虽然昨天华丽丽庆祝了12份UCC录取(只有一个男孩进入六年级等候席,一个六年级男孩收到8500的奖学金,不是助学金)14份四大女校录取(奖学金共计7000加币,助学金超过2万加币)4份UTS录取(4个学生全中)12份UCC录取,其中1份来自高中部,11份来自小学部,收到22个家长的单独微信和电话致谢,今天又收到5个家长的单独感谢,其中很多人同时被Crescent,UTS和UCC或者几大女校同时录取,和欢妈一样幸福的纠结着,一点看不出男孩儿们今年申请困难的迹象。正如去年六所顶私招生官,在总计上千名多伦多华人家长参加的MYE顶私面对面介绍会上所说的,不计家庭背景,不计成绩单绝对值,不计SSAT绝对分数线,全部在今年UCC小学部录取和四大女校的奖学金狂潮中一一验证!
很多人建议我做大做强,而我不想重蹈很多中国式教育咨询机构覆辙,为了养人为了品牌而把大量精力投入在扩张和营销,以及飓风式扫人讲座,借用一个顶私家长对我的鼓励,“把人做正,把事做足,”升学这条路上,关注自己的成长就好,无需关注竞争趋势,肯定他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弱点,学生如此,家长如此,顾问更应如此!
圆 满
2月22,今年的顶私放榜日,几家欢喜几家愁,好的孩子offer通吃拿到手软;努力多年也拿不到offer的家庭亦比比皆是。我们MYE的深度服务客户在上午7点钟以前都最少拿到了第二心愿的学校,这样好的成绩让我在7点钟的时候已经在跟Maggie说,“圆满”。到8点钟的时候我们被意外到目瞪口呆,UCC小学部的申请只有一个家庭被waiting list,其他all-in。此时此刻Maggie自然在庆祝自己的成功,而我也为自己几年前就开始追随这个学习型创意型的顾问女神而欢呼。
满满的喜欢溢了出来
欢妈看私校的系列文章刊出,随性写来的文章竟然获得不少关注,更有家长直言,关注欢妈最后选了什么学校给自己孩子。我最后的原则是孩子的喜欢程度,我们考了有孩子最喜欢的设施和课程的学校、Maggie认为最符合孩子气质的学校、孩子最喜欢的课外俱乐部的学校(只有一间学校有这个项目,是孩子自己调查出来的)以及离家最近的私校和顶尖公校。
2018年是很多顶私顾问涌现,私校竞争白热化的一个申请季,我在2.22之前不停地跟孩子说,如果一间也去不了,千万不要伤心,毕竟我们圣诞前期就轻松获得St.Robert 这样声誉极高的公校IB program的第一轮录取。
顶私放榜的前一晚我想来想去万一有offer来,是不是该把门擦一擦,路扫一扫,但是基于前两次失败的经验,会不会又太自作多情呢?顶私的仪式感在我们华人看来有时也是一种麻烦和多余。
早上六点我特地早起,抹黑下去打开门先看眼左边的信箱啥也没有,正在安慰自己送offer的人没来呢,突然看到右手大门上被贴了整个门那么高大的领带粘纸还有小礼物挂在门柄上。总算门没有白擦,马上开心拿回来,递给睡梦中的儿子,儿子迷迷糊糊说一声good job, high 5, 即又翻身睡去。然后老母亲就开始在家庭微信群里公布好消息并坐 等7点钟的邮件通知。很遗憾,面试感觉最好,给了我们无数信心的学校并没有如愿录取我们,这个伤心持续了整整半天。当Maggie来百般安慰我的时候,我都不好意思了,跟她说别管我,我知道自己是有了多的offer自己在跟自己矫情。
纠 结
手里最有价值的offer是一所顶尖私立男校和一所顶尖公校IB program。一间学费注册费加起来4万+,另一所400+,银子方面两个数量级的差异,和教学体系的差异,让我这个IB崇尚者,着实得纠结了。虽然知道IB有多难,孩子会学得有多累,我曾经找了多少机会给孩子灌输IB有多好,孩子也很愿意地接受了这个挑战,残酷的选择就这样在我面前展现。我也曾经与一位招生官聊过,我们申请的每一间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但是每一间都是近年竞争激增的学校,拿到offer类似开奖,最后去哪所学校也许都是宿命而已。说起来很坦然,真的面对的时候必然还是有尴尬的过程。
回想整个申顶私的路程,从刚刚来多伦多,第二年就因为嫌公校太破,开始了东申一个,西申一个,连续两年一路败北,孩子自信心被打垮,一直说再也不去XXX学校了,所以今年孩子自己一个open house也没有参加。我家的申请都是在申请deadline前几天约了personal tour匆匆参观,匆匆递交的申请书,也算是前面准备太足了,心里不慌吧。
再看我们这个家庭,先生移民后,做着比国内降了好几档的工作,拿着不高的工资在这里陪伴着我们;我是一个抓大不抓小的佛系妈妈,经常被先生批评太宠爱孩子,盯得不紧排得不细;孩子自己没有弱项,却也没有强项,没有任何一个竞赛奖项,找不出亮点,SSAT刚刚过2100,性格测试竟然是我见过的孩子中最弱的,(我也很怀疑咱娃是怎么做的,当时压根没看),Maggie给其他深度服务客户的功课基本没做,(如果放到正式服务合同的话,我们家庭的表现估计得是被终止服务合同的家庭)。
孩子大多数时间在公校里快乐学习和social,与称之为sibling的朋友们自组乐队编曲,骑BMX,每周末要玩四个小时桌游,下雪天脸也不洗牙也不刷就乐呵呵冲出去跟他的”sibling”一起去给邻居铲雪挣零花钱。自主参与学校里的三个band,玩两种乐器以及各种校队运动。如此不鸡血,以玩为主的平凡公校家庭组合能够在最小的升学大年拿到顶尖公校600+人申请,录取率小于5:1的IB班;顶尖独立男校学校200人申请,只收了5名中国娃的一张offer,录取率预计小于15:1,是不是足够幸运!
准备工作在前面
回想一下申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认识Maggie老师已经3年,从一开始一对一咨询,到上她的系列工作坊了解各种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教育理念的不同,到协助她做一些事情,定时像她咨询各种重要节点的把握。然后把经过消化和认同的重要观念经常在家里跟孩子聊起,这样一种督学指导潜移默化了孩子。了解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点,把握好关键点,把孩子基础培养扎实,把亲子关系搞好,可以一起讨论影响他并让孩子有自己的内驱力,是最重要的。
成绩单的冲顶过程
从七年级开始我就在Maggie的指导下,与当年的homeroom teacher做好良好的沟通,对于每一门课不够高的成绩及时找问题,并一起设法解决。我们七年级的成绩单已经相当不错。再不像以前傻乎乎拿着C的成绩单到处跑,觉得孩子英语说的不错了就有资格去冲击下顶校,找个万一的侥幸。
升了八年级后,第一个月末我就去拜见了从其他学校调来的新homeroom teacher,并与她探讨适合孩子的高中体系,及时寻找孩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配合方法。老师第二天就跟孩子说你妈妈是想让你去读IB啊,那个挺难的呢,分数也不容易高;对读大学确实是好的。后来我也咨询maggie,要不要每个月去见一见这个老师,maggie把我拦住了,说不要把人家老师烦死。
这位与我年龄相仿的班主任在十一月的成绩单里直接给了孩子全E全A的成绩。在家长会的沟通中,她明确表达了对孩子的喜爱,也指出了一些她在学校帮助孩子的点,并对我们的升学做出了绝对支持的态度,还让我告诉其他的所有任课老师,一定要支持孩子!!我这个家长会开得激动无比。
寒假结束的第一天,收到班主任的邮件,催一个孩子忘记交的作业,让我叮嘱孩子务必今晚做好交掉,不要影响二月份成绩单。一个加拿大的班主任能这样做,真是我家的幸运啊。她也叮嘱我要在拿到offer的时候告诉她,并且给我邮件说孩子很优秀,deserve任何一所顶私,只要你们让学校感受到了孩子的内在价值和能力。于是我二月份拿到一张更加详细的正式冲顶成绩单。
所以即使我们英语一般,也还是可以跟老外老师沟通好,及时解决问题,一份中肯的成绩单评语,是升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
申 请 重 点
前几天,我在开车的时候随意得跟孩子聊,你觉得升学过程中什么最重要,他自己在后座想了想说,我想去一个好一点的学校这点最重要。我心里虽然很认同,还是追问到,难道参观学校,写文书,梳理家庭特点和孩子的特点,面试模拟这些都不重要吗?他说都挺好,都有帮助,但是也不是决定性的帮助。孩子真的是长大了啊。
回想我家今年申请顶私的过程,Maggie并没有过多得直接指导,知道我家并不是以私校为必须目的,她仍然非常用心地给我建议适合我家情况的申请思路,文书的重点详略修改,每一所学校面试前及时商量并调整陈述侧重点,并给孩子做了两次面试模拟。事情还是这些事情,但是踏实做好每一步,做到自己可以做的最高质量是最重要的。事实上Maggie在为每一个家庭服务的时候,为家庭制定规划申请策略,给每一家找最有利于她家情况的申请点,常常看得我感觉创意的火花四溢,无比赞叹她的小脑瓜里怎么有那么多灵感,这是我最最欣赏她的地方,在充分了解一个家庭的情况下,她无比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创造力真的帮助到大家。
我家先生没有参与任何一场面试,所有的面试时间正常上班,甚至直接回国过年。我也就拿着二十多年前大学里考的最高6级及格的英语程度去了面试现场,全家都没有把升学当做一件太大的事情,只是希望水到渠成吧。最后还刻意把两所顶私的面试安排在一起,一个上午一个下午以减少学校请假次数,最终并没有花太多力气拿到了上面两个如此纠结的好结果;任何一个人拿到其中一个就足够高兴了,而我竟然贪心得笑不出来。因为我始终认为升学只是在孩子一生漫长的学习中停留的小小一站吧。
最重要的收获
我最大的收获是这一年多来孩子自己的各项素质提高并自信心空前高涨的一年,孩子对自己是谁更了解了,什么是他喜欢的更明白了。也乐于助人,不仅在学校师缘人缘极好,甚至经常主动帮助校长副校长做各种事情,是校长嘴里的 "the technical boy"。
第一间面试的顶私招生官送我们出来的时候竟然finger crossed地祝福说你们孩子会拿到好几张offer,你们一定会面临选择,我也祝愿你们后面的面试都顺利。(孩子很坦然地交代了所有申请的学校)
在我每一次给孩子打预防针说万一不能录取的时候他竟然跟我说,”怎么,你觉得我不够好吗?!!!XXX学校的招生官可喜欢我了,我肯定会去的。” 我真的觉得我们不过是一个普通家庭,如果顶级的学校不录取我们,省钱 也不错,我好像也蛮期待这个结果的。昨天拿完offer后,跟娃说好好出去庆祝下,他说这没啥,不用了。
不得不多说一句的是Maggie的专业度,每一次跟Maggie咨询,有的时候家长并没有带孩子来,但是描述15-20分钟左右,Maggie的脑子里就会自己造出一个孩子的样子,甚至一针见血指出孩子的问题和特点。这个功夫大概是近二十年在教育领域浸淫和学习的沉淀结果吧。当然还有见一个孩子20分钟,就会说这个孩子应该是属于XXX学校的孩子。这种职业的敏锐度一直是让我特别赞叹的。最后录取我们的真的就是那所Maggie认为最适合孩子的学校。而孩子也是在自发要求的参观,考试,面试的过程中重新认识了这个学校和里面的同学,老师,并且重新喜欢上这所当年他说再也不来的顶校。
孩子现任公校班主任得知结果后也专门写信给我说,她认为这所学校最适合孩子的个性发展,非常好,不要太关注是不是IB,适合孩子性格的才是好学校。
那么我就回到我的纠结,是学术重要,还是性格培养重要?私校真的能把性格培养得更好吗?我孩子的性格本来就挺好了啊?!公校缺的资源,我跟着Maggie女神都会有足够能力自给自足,那么还要花那么多钱吗?这个时候要庆幸自己总算还没有那种通吃offer的家长有那么多纠结了。所以,先跟先生一起数数家里的钱再定吧。
尾 声
上海最好的双语学校,世界外国语中学的卢老师说,教育的本质是关系,孩子和父母关系好,父母之间关系好,孩子和孩子的关系好,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好,他以后是不会过不好的。体会着这一Maggie督学中经常说起的最重要的点,我开开心心继续做我的佛系家长,只是给孩子扶进大方向正确的道路,让他自己找属于自己的路。
今天孩子在某名师的班级里得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个的100分,我马上问:“老师当场表扬你了吗?”
他笑着说“没有诶,老师只是说这次有一个一百分,就这么秘密得让别人嫉妒就很好啦!!”
“好的,小子,你还真是某学校的Material,太fit了!”
Kommentare